Saturday, April 01, 2006

沉思《以斯帖記》

我喜愛讀《以斯帖記》,因為它是一卷叫人難堪的書。

文字上,《以斯帖記》有三個不同的文本﹙text﹚流傳至今:一是希伯來文瑪所拉抄本,即中文和合本聖經之翻譯根據;二是希臘文七十士譯本,天主教聖經即由此翻譯,通常稱為「B文本」﹙B-Text﹚;最後是希臘文的「A文本」﹙A- Text﹚。七十士譯本比希伯來文版本「多出」六段共107節,內容也比較後者富戲劇性及宗教意味。「A文本」則明顯較七十士譯本為短、學者Carey A. Moore認為它們大概是翻譯自不同的希伯來文底稿。難題是:那一個版本才是上帝最先、最正確的啟示?抑或三者同樣都是祂的啟示?是三個不同的信仰群體對同一樁歷史事件的不同信仰詮釋和演繹?

歷史上,《以斯帖記》的正典性備受質疑。在主後三世紀,即舊約正典形成後的二百年,猶太拉比仍在激辯它的正典性。據H.B. Swete的研究,雖然初期的西方教會一般都接納《以斯帖記》為聖經正典的一部分,但東方教會卻傾向否定它的正典地位。偉大的改教家馬丁路德也曾這樣批評這卷書:「我敵視……《以斯帖記》到一個地步,我恨不得它……從來不存在。」就算《以斯帖記》被保留在正典裡,它所佔的也是邊陲的位置。近代重要的舊約學者如W. Eichrodt、von Rad也鮮有提及《以斯帖記》。華人教會一向講救信仰純正、教義正統,《以斯帖記》會不會冒犯了我們信仰的傳統框框?也許,它的邊緣性正好突破主流傳統的壟斷限制,幫助我們開拓信仰遼闊的空間。

神學上,《以斯帖記》的內容在舊約中最為世俗:希伯來文版本裡不但「上帝」從沒有出現,連波斯的神祗也沒有提及﹙對比《但以理書》﹚。出現的完全是人的作為:飲宴筵席、選美選后、立法會﹙一 13-20﹚、民族仇恨、種族清洗、修訂法律﹙惡法!﹚……。對於許多基督徒來說,完全世俗化的歷史觀,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觀點,於是怎麼樣也要放進一些「神聖」的元素成份,與之分庭抗禮。然而,《以斯帖記》的作者卻摒棄這種割裂的世界觀及歷史觀,甘冒被人誤會的危險,故意以「世俗」的手法去盛載「神聖」的歷史。我想這樣的歷史觀,更符合聖經的看法。

我愛讀《以斯帖記》,因為它叫我遇見聖經世界裡的真實。這種來自聖經的現實﹙Biblical realism﹚,叫我不斷沉思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