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井哀歌(詩五十五1-23)
詩篇五十五篇是一首哀歌,詩人以豐富的想像力,借用戰爭中敵軍圍城的圖像,向上帝哀嘆仇敵的欺壓,並懇求祂的拯救。起初,詩人本能地祈求可以早日離開使他受苦的處境,但禱告的結果卻令人大感意外。這個心靈轉化的進程,值得我們深思。
這首詩的結構複雜多變,大概可分為四個段落。首三個段落(1-8,9-15,16-22)均有相同的兩層結構,第一層為詩人對上帝的呼求,言辭簡潔;第二層皆以連接詞「因為」開始,詳細訴說詩人痛苦哀求的原因。最後一個段落(23)則首尾呼應,重複詩人對上帝的倚靠和祈求。
在第一段(1-8),「因為」仇敵加害詩人(「罪孽」應譯作「禍患」),發怒氣逼迫他(3下),於是他發聲哀求上帝。詩人禱告能像鴿子長出翅膀,高飛遠去,迅速逃離現時狂風暴雨的險境,避難到不為人知的曠野,在那裡安然居住(6-8)。不過,照以色列的歷史,曠野只是上帝選民離開埃及進入迦南之間的中途站,不是上帝呼召他們要事奉祂的地方。故此,曠野不會是詩人以後安身立命的目的地。
第二段(9-15)的結構較為複雜,在詩人簡短的祈求(9上)之後,出現了三段長短不一以「因為」作開始的小段(9下-11,12-15上,15下)。在這段詩人禱告的焦點亦有所轉變,從祈求自身脫離仇敵的逼迫,改為求告上帝「吞滅他們,變亂他們的舌頭」(9上)。「變亂舌頭」的懲罰,大概是出於古人建造巴別塔的典故(創十一1-9),旨在破壞他們的合謀與組織分工,這顯示敵人可能是一個組織緊密的集體系統。而詩人所見的,正是仇敵在城市和市場(11,「街市」)中所涉及的七宗結構性罪惡:強暴、爭競、罪孽、奸惡、邪惡、欺壓和詭詐(9下-11)。人有罪性,就必在職場衍生大大小小的結構性罪惡。金融、保險、建築、電訊、傳媒、食品製造等行業如是,就算是教育、醫療衛生、社會福利等「基督徒友善」的行業,假如我們細心觀察,亦絕不例外。
然而,最令詩人震驚痛心的,是「因為」(12,「原來」)他發覺昔日的屬靈友伴今天竟成為他的仇敵(13-14),不但串通外敵攻擊他,而且還導致市場上種種的結構性罪惡,這是「因為」他們裡外盡都邪惡(15下)。
詩人怎樣回應這些市場亂象?他到底有沒有步出紅塵,退隱曠野?經文並沒有明言。然而,詩人在第三段(16-22)宣告他對上帝拯救的信心,並要每日三次向祂祈求,相信祂必定賜下「平安」(shalom),這樣真正的平安,顯然跟隱居曠野的「安息」(6)不同。詩人需要這樣禱告,是「因為」仇敵人多勢眾,而且陰險詭詐(18下-21)。
這段的結尾出現一個非常特別的神喻:「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,他必撫養你;他永不叫義人動搖。」(22)這可能是祭司對詩人禱告的回應,但更可能是詩人對自己的提醒。「重擔」的原意是「祂所賜予的」或「人生的分」(參《呂振中譯本》:「分內的掛慮」)。這樣看來,經過禱告,詩人漸漸認清他所經歷的是出自上帝,是祂所賜的分,他的呼召不在曠野,就是在此紛擾的市井。
我們面對職場中的危險威脅,出路並不在於迴避困難或迅速逃離火場(職場哪裡全沒風險?),甚或退隱江湖,尋找安全的避難所。反而,詩人鼓勵我們辨清這是否出於上主的呼召,是否我們人生中的分。若是的話,我們就要堅守崗位,以禱告和行動致力顛覆職場的結構性罪惡。況且,上帝並沒有將過重的「分」給我們,我們可以來到祂的施恩座前,將重擔卸給祂,讓祂親自牧養我們。
“There is no arena, however demonic, to which one cannot be called by God to minister.” (Richard Broholm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