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ne 01, 2006

理想與現實(《以斯帖記》二1-7)

王后瓦實提被廢以後,亞哈隨魯王寂寞難耐,尤其當他忿怒過後,就更想念她。但是君無戲言,況且所下的御旨不能更改,想念徒添奈何。侍臣心明眼快,主動向他提出一個舖張而荒誕的建議,下旨招集全國各省的美女到書珊城,給他選為王后代替瓦實提。正如先前聽從大臣米每干一樣(一21),亞哈隨魯王再次按照臣僕的意見而行(二4)。

故事舞台一轉,作者用了三節經文(二5-7),簡約地交待末底改與以斯帖的家世。然而,他們的身世跟猶太民族過去悲慘的歷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距今117年以前(即主前597年),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兵臨耶路撒冷城下,猶大王約雅斤率民出降(王下廿四8-17),末底改的曾祖父基士也在其內(註:原文文法上譯作末底改或基士被擄皆可,惟後者較為合理)。58年後(539年),波斯王古列推翻巴比倫王朝,即位元年便下詔准許所羅巴伯等人領導五萬猶太人回歸故土(拉一1-4;二64-65),只是末底改和以斯帖的祖先(大概是祖父示每)並沒有跟隨。於是乎,堂兄妹二人便成為於波斯土生土長的猶太人。如果曾祖父基士的被擄是出於命運;那麼,祖父示每的拒絕回歸,大抵是出於現實的計算。所羅巴伯號召猶太人重返故土,不僅是重建國家民族的莊嚴呼籲,更是回歸傳統耶和華信仰的神聖感召。上帝應許實現,猶太人得以回歸,現在有什麼比上帝的聖民在神聖的地方敬拜和生活來得愜意呢?這是被擄後先知的主流信仰傳統。不過,當號召回歸之時,末底改的家族已經離鄉別井超過半個世紀,在波斯地安定下來,文化政治上雖是二等公民,但生活有所把握,前途亦可預算,總比跟從那虛無漂渺的信仰理想來得實際。況且回歸路遠,故土凋零,未知會否遇敵(參拉四1-24)、是禍是福…,還是以遷就現實、維持現狀為上算。

轉瞬六十年又過去,示每生睚珥和亞比孩(二15),睚珥生末底改,亞比孩生哈大沙(希伯來文意為「石榴花」),後名波斯名以斯帖(「星辰」)。「末底改」赫然是巴比倫名字,竟與巴比倫的至高神「瑪杜克」(Marduk)有關。這不必理解為宗教上的妥協,只是顯出猶太移民身處波斯文化裡無可避免的混合和同化。以斯帖和末底改的個人生命歷史-家族和文化上的孤兒,豈不是沒有回歸的猶太人集體經驗的縮寫?不過,他們所完成的拯救故事,就是在有別於理想信仰環境的現實中發生。那裡沒有聖殿、祭司、先知,甚至沒有上帝。

資源增值與經濟壓力,何嘗不是令到許多在職信徒感到疲累,認為自己是俯就市場現實,遠離理想的生活和信仰?他們又或很少感到上帝的同在,甚至認為聖經對現實處境無話可說?傳統主流信仰呼籲我們退下火線,回歸理想。《以斯帖記》卻邀請我們進入智慧心靈的境界,挑戰我們站穩在現實窘境中,經驗上帝隱密的同在,並與祂同工,施行奇妙的拯救。